English

青春·诗心——第十四届青春诗会追记

1998-04-0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今年3月,《诗刊》第3期的“第十四届青春诗会专号”集中发表了一批新作,犹如一粒越冬的种子在春日里绽出了绚烂的花朵。也许,用诗的眼睛来看,这正是一个美丽且振奋人心的象征。

1997年岁末,诗刊社“第十四届青春诗会”在北京召开。“青春诗会”是新时期诗坛的传统盛会,从1980年的第一届诗会以来,已有很多诗坛的星辰聚集在这片天空里,交流青春的激情和青春的节奏,并带着这一切继续他们中年的歌唱。这届诗会是历来与会人数最多的一届,到会的18位青年诗人当中,最大的38岁,最小的只有23岁,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拥有各自不同的创作风格,但相同的是他们诗心里燃烧着的青春。5天的诗会虽然早已结束,但18组诗作却真切地、沉甸甸地呈现在爱诗也关心诗的人们面前。

这届诗会的鲜明特色是诗人的不同生活环境带来的作品风格题材的巨大差异。27岁的农民诗人张绍民把家乡泥土的芬芳带入了诗行;23岁的谢湘南是来自深圳的“打工仔”,他的诗生长在流水线上、男工宿舍里,为诗坛带来一股有震撼力的新鲜气息;臧棣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教师,他冷静地书写着未名湖边“知识的面孔”;古马、阿信和沈苇带来边塞的风和大漠的驼铃,与陆苏、代薇、娜夜三位女诗人的清丽透明和燃烧不尽的爱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映衬。与会诗人之一刘希全对记者说,这届诗会体现了一种“诗对生活的复原和回归”。朦胧诗人的时代已经改变,现在的诗人要为现在的时代写作,他们应该写当下的现实和生活,应该拥有自己独特的声音。与会的诗人一致表示要关注时代、关注“脚下的土地和人民”,要以第一等的胸襟写第一等的诗歌,以普通人的心态表现最有力的现实生活。他们迥异的诗风昭示出诗歌不能生长在象牙塔里,诗人不能脱离广阔、生动、丰富的生活。诗风的多元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向,诗人们自己也强调要“宽容并充分展示个性化的多姿多彩”。

如《诗刊》所言,这届诗会是一个事件,也是一种象征。它展示了诗歌的发展,表明了作为中国诗坛重镇的《诗刊》对诗歌现状的关注和推动,同时也象征了中国新诗与中国青年的血肉联系。的确,这种联系从“五四”时起就存在着,它被作为传统的荣耀继承和发展。是青年的生命倾注在诗歌的生命里,中国的新诗才会在近一个世纪中穿越风风雨雨生存下来。世纪之交的这一届诗歌与青年合唱的盛会,是时代的总结,是对新诗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对诗歌的明天的展望。青年诗人们用他们顽强的姿态和真实的声音告诉人们,诗歌从未离我们远去,诗歌也不可能离我们远去,诗歌就像青春,它会在人间代代承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